山东农业大学-山农田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大人随笔】【亦庄亦谐、妙趣横生】高校合并那些有意思的事儿(作者:知乎作者黄蒸笼)

[复制链接]

64

主题

99

帖子

4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4: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到高校合并,肯定需要提一提大撸省一众高校之间的恩怨往事。这段故事其实也是52年和97年开始的两次全国高校大调整的一个缩影。
    本回答涉及山东省内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山东财经等高校——这几个货都是历经分合之后的最终产品。
    同时,南大、厦大、吉大、武大、上戏、郑大、南艺等一众省外高校也跟这个故事扯得上关系。
    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合并潮共有两大波,一波在50年代,一波在90年代。众人皆知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由于学习苏联行业性高校建设经验,一大波综合型大学被拆的七零八落。但同时许多学校的强势专业也被合到了一起,所以这个时候的许多高校也有不少合并的有趣故事。这波可视为学校分裂,院系合并。而到了90年代为了适应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国家给了政策,高校之间又迎来了一次调整重组大合并。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合校了。
    上:52风云录
    一句话:以国立山东大学与齐鲁大学的解体为代价,齐鲁大地上出现了一大堆高校。一些省外高校的院系迁入,省内高校院系迁出,然后各种合并。
    第一步:济南的著名教会大学——齐鲁大学被解散,神学与国学研究院撤销,然后——
理学院中的生物、物理、化学三系并入山东师范学院(今为山东师范大学),药学系并入南京药学院(今为中国药科大学);文学院中的天算系并入南京大学,天文台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组建山东财经学院(1953年冬大部并入上海财经学院,1958年重建,后改名山东经济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文学院其他专业并入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医学院与原来的山东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组建新的山东医学院(即后来的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与山东工业大学同时并入山东大学,今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山东财经和山东医科大学的故事比较精彩,我在之后会详细讲。
    第二步: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被“调整”。(有同学在答案里质疑顺序的问题,我重新给这段故事排了一下序。)   
艺术系南下,并又一次分裂:戏剧专业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成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即后来的上海戏剧学院
    音乐与美术两专业走到无锡就停下了,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变成了华东美术专科学校,就是现在的南京艺术学院
    理学院地质和采矿两系北上去了长春,跟长春地质专科和东北工学院两个系合并,叫做长春地质学院。当然,它也没有逃过吉大的魔爪,后面的故事上面吉大那哥们已经说了。现在那地方叫吉林大学朝阳校区。
    工学院的命运最是戏剧化。土木工程的同志们被留在了青岛,跟山东工学院分出来的土木工程合并,成了青岛工学院。后来干脆被迁到了武汉,摇身一变成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再后来也有同学提到了:它被当地的武汉大学看上了……就有了今天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工学院剩下的人马又被分拆了一次。机械、电机两系迁到济南和山东工学院合并,成为山东工业大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校。其一是因为它后来虎口夺食抢了个211的名号,其二是它后来又与山东大学合体了……我在第二部分会讲到。
    农学院以前叫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来合并进的山大。这次正好分了。里面的农业园艺和病虫害三系与山东农学院合并,就是今天的山东农业大学
    还有政治系也宣告独立,成为了山东省政治学院。不过它跟今天的山东政法学院扯不上什么关系,它的最终归宿是成为了山东省委党校
    山大跟刀妹一样被设计师砍了很多刀,但是它的看家本事——文史哲研究倒是没有被削,反而得到了加强——比它更惨的齐鲁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被合并了进来。
    另外,厦门大学海洋系理论组来到青岛,与山大自己的的海洋研究所组建了海洋系。
    不过事儿还没完。剩下的文理各系的部分教师又被一纸调令带走:这些同志们需要援建郑州大学
    外文系师生全体搬到上海去,跟上海外语学院合体。所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也被扯进了个这个故事。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学院在着急:医学院。值得一得的是,当年国立山大的医学院是1946年日本投降后与山大合并的”东亚医学院“。正好按照52年那时候的惯例,搞医学的同志们一般都是要独立建校的。而那个时候山大医学院却没想明白自己该搬到哪儿去。原因很简单:没有校舍。最后青岛工学院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要搬到武汉去了,青岛这边剩下的房子你们要不要?
    于是医学院又一次获得了独立。青岛医学院成立了。
    后来它被今天的青岛大学所吞并。这个事情上青大可赚大发了,光校史就因为医学院的关系往前了几十年,这段故事后面也要细表。
    接下来,1958年山东省终于把山东大学的控制权从教育部捞了过来。当年十月就逼着山东大学搬到济南去。最好的大学得在省会嘛。齐鲁被拆掉了,只能把山大弄过来了。
等到1961年教育部把山大控制权夺回来,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无法挽回了——总不能让山大再搬回去。新中国历史上,山大只有三年时间归山东省管辖,结果就弄出这么个事。真不知该不该夸山东省办事效率高。
    于是,山大文科剩下的文史二系、理科的数物化生四系搬着山东大学的牌子奔向省会。剩下了海洋、水产和正在筹建的地矿三个系占住了位于青岛鱼山大学路的校舍,一起组建了山东海洋学院。后来它就成了山东如今唯二的985,后面故事的主角之一中国海洋大学
    本来只是打算八卦一下,不过因为评论里有同学较真顺序的问题,下面附上年表。
    52年的故事说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这段分分合合的历史也给后面90年代开始的扯淡故事打下了基础。
下:人家才不想和你在一起呢
    在讲段子之前,先要说说为什么要合并。
    到了90年代之后,遍布全国的行业性大学的种种优势被消磨殆尽,而这些学校身上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1、专业分的过细,学生缺乏通识教育。尤其是钢铁、林业、煤炭、工业等高度专门化的行业高校“培养培养技术员”的模式遭到诟病;
    2、行业学校重复建设严重;
    3、行政管理人员太多。谁叫每个学校都需要搞行政的呢;
    4、部分高校的结构和学科与现实严重脱节。单一型学科随时代发展渐渐被复合型学科所取代,原先严重细化的学科结构导致了跨学科的科研动力不足。另外一些日渐式微的行业实在不需要这么多学校了。
    就酱,高教界开始各种摸索建设综合型大学之路。什么共建啊、划转啊、协作办学啊。92年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就先被拿来当了共建的小白鼠。 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的8字方针,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这是1952年院校调整以来,中国高校布局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改革。
大家摸来摸去发现,合体才是最酸爽的法子。一方面的原因是,随着高校合并,还有三项改革措施也在进行:1、大学生要交学费了2、大学生不包分配了3、大学最后一波大规模扩招.
这么多行业学校突然不包分配了,这不是坑爹呢么。果断变身综合型大学啊,学生就业路子还广一些。再说了,合并之后的综合型大学就可以多招更多的学生,各种有好处啊。一时之间,求合体成为了高教界的主流风潮。
    多年之后,有教育部官员总结这段时间的合并风潮,表示: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
    校牌,这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是你吞并了我,还是我们共同组建新校名?
    位子问题,不仅涉及领导干部的位子,还涉及普通教师的位子,不合并我可能是老大,合并后成了老三老四;不合并我可能是学科带头人,合并后就不行了。
    票子问题,由于各个学校创收能力不一样,有的富有的穷。富的看不上穷的。
    另外,还有一个历史情结。奋斗了许多年,为这个牌子付出了许多心血,一下子没了,有一种失落感,心理不平衡。
    题主所言的“合体时的种种趣事”往往正是由此而来。
1、山盟海誓一场空
在合体大潮中,名牌大学的联姻最引人注目。南大和东南,天大和南开的合校不光是笑话而已,只不过教育部没批罢了。迄今为止,985大学还没有成功合并的记录。而小道消息传言,在这条路上走的最远的,还是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当初的青岛海洋大学)。
这次发生在90年代末的事件,许多具体细节已不可考。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许多人在此事中出了力气,其中有两位著名学者:曾繁仁和管华诗。
曾老师繁仁是著名美学家,如今的山大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很多山大学生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他当过山大校长(95——98的党委书记,98——00的校长)。不过许多人不知道,他90年代还做过一任海大党委书记。他任山大校长期间的并购事迹比较著名,坊间都相信他对于山海合并一事有所想法。
此时的海大校长兼党委书记是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老爷子。他59年考入山东海洋学院的时候,山大的班子半年多前才刚刚搬走。后来从93年到05年他一口气当了十二年校长,还兼任了四年的党委书记。于他而言,前文所述的“三子一情”问题在两校合并的筹备阶段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从他毕业留校开始,海大一共换了三个名字。重挂上山东大学的校名对于海大的人而言是个挺无所谓的事情,以前又不是没叫过这个名。
另外,海大的财务状况一直不是很好。青岛市对于高等教育建设的态度这些年来一直有问题,给的钱少也罢了,而且主要都向青岛本地高校倾斜。部属的海大偏巧还是985里最穷的……之一。跟财大气粗的山大联姻是有好处的。
山大方面又能完善学科,又能拿回青岛老地盘,校名还是用自己的,哪有什么不愿意。
好啊,那我们一起向上申请吧,争取早日合体。
大家等啊等。

山大等到一份批示:所请宜不允——这事你们别想别想啦。
海大等到的说法具体一些:
保持特色
李岚清
这事就这么黄了。
  岚清卸任之后还特意来海开了讲座聊艺术,海大师生热情接待了他。此事之后,海大领导班子坚定了一个信念:不要想着抱大腿了,我们自己要变成大腿。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在另一场校名大战中轻松胜出,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原先校名是总设计师写的。从他的墨宝中找出“中国”二字替换掉“青岛”二字即可。当然,大连、上海、广州等地的海洋大学都很不乐意,还固执的管海大叫“青岛海洋大学”,这就是后话了。
此事还有一个副作用:很多人此后就弄不清楚海洋大学到底在哪了。《一站到底》里“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哪个城市?”成了一道著名难题。

外传1:211之争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主角是山东工业大学和青岛大学。

前文已说过山东工业大学的来历。到了九十年代时,山工已成为一所实力雄厚的工科高校,八五期间获得的国家级发明奖数目仅次于清华,拥有全国地方高校中唯一材料加工工程学科。
有一天,校长刘玉柱去青岛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其间遇到了青岛大学的某位校级领导。
“我们跟省里教育部门商量过了,省里接下来会向国家申请,支持我们青岛大学建立211。”当时山东省内1所211都没有。山大海大油大都是97年正式授予的211学校。不过这几位的211资格早就通过了,就等授予了——山大海大都是985了,不给211算几个意思?
但是上面那几家都是部属高校,省里顶多算个共建。而山工也好,青大也罢,那是省市共建,省里说推谁当211,那另一家这次就连评选资格都木有了。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刘玉柱焉能不怒,这211的位子山工惦记了也不止一天两天了。他当场就爆了小宇宙。
那位青大校领导夷然不惧,随手拉来了与会的省教育厅领导打算一起将之顶住。
结果他们都被刘校长玉柱给打回了泉水里。
“这事哪能他们商量商量就定下了!不看学校实力的么?”

此后两校为此事都下了许多功夫。最后的结果是:1995年1月6日,山东省政府以省政府以鲁政字1号文致函国家教委,申请对山东工业大学进行“211工程”部门预审。

多年之后,刘校长成了刘老先生。他对一帮年轻人回忆起1996年211预审时的故事,仍然十分骄傲。“那天下着大雪,专家组从楼里出来,发现楼外面都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站在雪里。我们没组织他们,全是自发的,他们就是想知道评审的结果。评审的专家们都被感动了。“”最后,他们一致通过了对我们进行的211部门预审。”
某位年轻人一边听一遍腹诽:您当初还不如不抢这个211呢,最后山工跟山大一合并,山东省直接白瞎一个211名额…… 当然,山工若是抢不到这个211,后面的故事可能就不一样了。

2、山大的野望

山东大学一直琢磨着要做世界一流大学。
有这个愿望很好,但是老把这个目标当做行政口号来喊就有点那啥了。
所以山东大学在学生中多了一个诨号:世一大。
不管怎么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为了实现梦想,就得把综合型院校的架子补齐喽!
作为一所老牌学校,山大好歹还是对合并进来的学校有一定要求的。它在省内不断寻找新鲜食材。
海大倒是愿意合并,奈何中央不让。
那剩下的211石油大学怎么样?开玩笑,人家从来没当自己真的是山东高校好么。

这个时候,山大发现了正在高高兴兴筹备211的小兄弟山东工业大学。
“咱们四十年前是一家啊,有没有兴趣跟我合体啊?”
于是,上文提到的刘玉柱老先生,他如今的江湖称号是:
山东工业大学的末代校长,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与兴隆山校区的奠基者。
山东工业大学那块地,现在叫做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

这个故事还有第三个主角:山东医科大学。
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洋教士们和后来的日本鬼子兴建的一大堆医学院是难以绕过去的一笔。教会大学被拆之后,往往只有医学院能作为独立的余脉留存下来。

不过那是占了50年代院系调整的便宜。到了90年代,各大医学院就变成了谁都想抱回去充实大家庭的大胖闺女。众所周知,国际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著名大学基本上有自己的医学院,著名的医学院都建在综合大学里。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加入综合型大学也更有利于其发展。
协和医、湘雅医、同济医、华西医还有上二医的故事就这样丰富了起来。
人称齐鲁医学院的山东医科大学自然也难逃魔爪,被山大抱回了家。
它的地盘继承的是齐鲁大学的校园,比山大的校史都长。
齐鲁大学最盛时号称“南齐北燕”与燕京大学齐名,世称华北第一学府。
现在叫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由于医学院的加入,山大的校史攀到了齐鲁大学身上。最近听说山大在搞纪念齐鲁大学的老祖宗——登州文会馆的工作,打的是把它捧成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主意。
评论里有同学提到,山大还有一个目标:做中国的加州大学。
或许有的同学以为山大如今在三个城市星罗棋布的一大堆校区是为了这个目标建立起来的。

威海和青岛校区原因或许是如此。济南的这几个除了老校区洪家楼,并进来的千佛山和趵突泉,兴建剩下的几个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大学扩招之后的人口压力。最典型的是刘玉柱老先生圈下来的兴隆山校区。

另外,刘老先生还在威海的一片海边画了一个圈。那个地方现在叫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因为评论里有同学为软件园校区刷存在感,这里顺道表一表软件园校区的来历。
    山东大学的几个校区里,有的是自己建的,有的是并过来的。
    唯独软件园校区,它是租来的。
    2001年,山东大学与济南市开发区齐鲁软件园合作,办了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软件学院由此而来。如今计算机学院也在那里。据说该校区是由某职校改建而来,若是如此,那倒也与题主问题相合。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它的管理权限是归属齐鲁软件园而不是归属山大的。再加上那里有不发毕业证的2+2中加班,整天有高考生询问软件学院到底是什么来路,是不是专科学院……
    到了2007年山大实在受不了了,把校区的管理权要了过来,改名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正式将其列名为几大校区之一。不过校区所占的这片地皮依然属于济南市开发区齐鲁软件园,所以这里本质上其实还是个“租界”。
    不过租界也有租界的好处。这里的空气和网速比济南市里强多了。它身上挂着N个标签:网速最快的校区、面积最小的校区等等。据说软件园校区上网不用交费,不知真假。

3、青医的最后下落

这段线索多,写的比较乱,回头再整理。
这段并购案的主角是青岛医学院和青岛大学。海大与青岛市委在其中打了个酱油。
1984年,青岛市决定给自己搞一个综合型大学出来。有说法是捏合了几家学校(我没查到名字),1985年就有了今天的青岛大学。校名是耀邦写的。
说句题外话,青岛大学的校园建设中规中矩,不过有一个特点我个人非常喜欢:两个校区里大部分地方都没有路灯。除了一些靠近教学楼的地方,大多数地带一入夜就黑灯瞎火。简直是花前月下的绝好去处。

回到正题。又过了几年,到了90年代初的时候,中央有风声说要给大学改制了。南方的学校们已经动了起来。
我前面已经说了,青岛市对驻青高校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有些奇怪。其实但凡地方政府,对当地的高校建设多少都有些想法的,青岛市的特点则是一会说:你们都得听我的,别打自己的算盘!一会说:我这没钱,别来烦我,你们爱咋咋地。
很多人可能记得,在90年代初,青岛市的大头目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人称俞二公子正声。上海人习惯管他叫鱼素鸡。别问我为什么。

插一段玛丽苏
话说这位二公子的父亲黄敬(俞启威的化名)当年曾在国立青大当过学生,办过剧社,还和一个妹子陷入了热恋。那个时候,妹子只是一个19岁的山东穷姑娘。
不过俞家财雄势大,直接把他捞出来送去了北大继续上学。妹子没了着落,跑去了浙江想讨个说法,却发现高门大户的俞家根本不认未婚同居的媳妇。
妹子又来到北京,发现人黄敬正拉风的在北京搞学生运动呢。本公子为国无暇谋身了已经,哪还管的上妹子啊。后来他作为领导人成功搞出了一二九运动,而妹子几个月以前已经离开了他。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妹子欲哭无泪,流落上海滩。
妹子一路打拼,成为了冉冉升起的当红影星,无数凯子为她神魂颠倒,离婚的、自杀的也不乏其人。
男人就是贱。妹子冷笑。
她还是很寂寞。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这个时候,老情人出现在了她面前。
黄敬当时已经订婚了,女方范瑾是范文澜的妹妹,中共北平的干将。
“……”
“不用说了。你当年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以这个身份,推荐我去延安吧。”
妹子去了延安。
妹子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虽然他很难对付。但是妹子还是拿下了他。这个男人并不爱她,连他和她的婚礼都不愿意出席。不过没关系。
这时候的妹子,已经不需要爱情了。
她要的是权力。
她跟着这个男人杀进了北平,连宋庆龄都要对她客客气气。
后来的故事大家可能也猜到了。
这个女人最后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她是演员,是摄影师,更是政治家。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她编写的剧本中起舞。
负心郎一早就撒手人寰。便宜他了。不过还有其他人。
当年国立青大的校长赵太侔的尸体1968年在青岛附近的海面上被发现,死因到今天还是个谜。
范瑾被连续的游街折磨疯了。
那个男人的大儿子被康生收养了,先不管他。
他的小女儿自杀了。只有19岁。正是她当年逃婚去青岛时候的年纪。
好像还留下了老二和老三是不是?
她还没好好琢磨这个问题。就被愤怒的人们逮捕了。
她在监狱里一直住到了1991年,自杀了。
天下人都知道她叫江青,还有人管她叫蓝萍。
但如今她的墓碑上,写的是她当年19岁去青岛的时候,第一次改的名字。
“你好,我叫李云鹤。“

一写这个就停不下来了,总感觉有哪里不对。算了。如果不妥当请联系我删除。
在那个女人死去的第二年,俞二公子在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从市长变成了市委书记。又过了一年,他出席了一场盛大的仪式:
1993年5月,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

青岛医学院的来历前文已经说过。其眼科很有名气。不过因为行政命令,它在七十年代经历了一次分裂,被集体拉到滨州待了一阵子。后来回到青岛的部分元气大伤,而另外一半则留在了滨州——没错,我说的就是滨州医学院
比较无语的是,滨州医学院2002年迁到烟台去了。
七十年代建立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当年在全国颇有名气,在纺织工业厅旗下排名第四。历史上青岛的纺织工业与上海天津并称为”上青天“,颇为发达。它与青大的合并是典型的行业高校与综合型大学的联姻。
1951年建立的青岛师专没什么可说的,合并它主要是个圈地皮的添头,师专的学生也没有成为青大学生的资格。现在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还是个独立招生的地方。忘了它是不是跟青大中心校区共用一个足球场了。我某年失恋了之后跟一个哥们去那个足球场上喝过酒。
关于青医为什么没有跟海大合并,海大方面流传比较多的说法是因为没钱。(海大永远没钱……)而青岛大学有着青岛市的财政支持,在青岛市方面的积极促成下,青医最后成了青岛大学的一部分。

不过有意思的是,许多青岛本地人从来不管如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叫青医附院,而是一直叫山大医院。以至于近年,现在归于山东大学直属的齐鲁医院开始随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进入青岛,却还有很多青岛人在网上这样说:

——新开的齐鲁医院怎么样?
——现在好像还不太行,还是去山大吧。
其实在历史上,山大对青医的贡献有限。毕竟从46到56,从合校到分离只有十年,其中还有4年的同床异梦。许多青医的师生也没觉得山大跟自己曾有什么关系。
虽然很多人为青医感到不甘,但青岛大学对青医总也算是百依百顺,对于青医的开疆扩土,青大花钱还是挺利索的。
关于青岛大学有钱任性的故事相当不少。一个栗子是这样的。
中国海洋大学有三个校区:鱼山、浮山和崂山校区。其中的浮山校区在青岛海洋极地世界旁边。《中国海洋大学学生校园成就列表》里有一个项目是:【浮城大亨】——住过浮山校区的海景房。
然后海大缺钱了,打算把它卖掉。
旁边就是青大中心校区。青大直接说:我们承包了。
青岛市介入了:这么大地皮你要来干嘛?还让不让我们开发房地产了?
于是浮山的操场成为了一个高档楼盘项目。
而浮山的某个教学区则成了青大的地盘,青大在里面贴上了几个字:
【青岛大学海大校区】
把海大气得够呛。

由于合并的这几家学校校史全都比青岛大学长,所以青大就动了好好修校史的心思。校史最长的莫过于医学院——可以追溯到1939年日本人开设的青岛医科大学。
不行啊,这还不太够——关键是不太综合。
青大一直有有把私立青大、国立青大、国立山大这些历史有名的驻青高校的校史囊括进来的念头,毕竟叫的是青岛大学的名字嘛。不过这个想法,换来的大多数时候是海大的冷嘲热讽。
——私立青大的第一届毕业生里有罗荣桓,他的成绩单贵校有么?
——贵校上承国立青大国立山大?那怎么当年的校区在我们手里啊。附近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童第周的故居是我们偷来的?
——我们承认医学院有历史啊,当年医学院是国立山大的时候并进来的。这一口气还要往私立青大上攀是不是有点过了啊喂。

当然青大一直硬撑着不松口,现在青大的主页校史上还有”罗荣桓、臧克家曾在这里求学“的说法。
不过老这样也不是个事。本来医学院就是个宝库,我们继续挖掘一下,说不定能发现点什么。
果然!
1909——1914年有一个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曾被当时的《协和报》誉为“蒸日上之青岛大学”。看见没有,青岛大学!
后来这个学校停办了,不过它的医科依托的医院正是青医附院的前身。后来依托这个医院还办了青岛医学校,之后就能跟青岛医科大学和后来的东亚医科大学接上了。
于是青大在2013年举办校庆,把校训校徽都改了,正式宣布:我们的校史,从1909年开始!
这不跟湖南大学把校史起点从公元976年岳麓书院建立开始计算一个性质么……

即使对于青大自己的学生而言,这个校史也显得太像个段子了。也许随着以后学校实力增强,会有更多的人相信这个说法?其实,这玩意更像一个添头,把自己拳头练硬了说话声音才大嘛。

最终章 财经恩仇录

最精彩的故事当然要留到最后。
只拥有3所211的山东省,其高考人口常年高居全国第二,其全省一本率却还能进入全国前五,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会跟我说,是因为山东考生很努力,山东出学霸。
屁,能不能不要这么天真!
学霸顶球用!你再怎么能考,省外高校在山东还是只招那么几个名额。
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省自己建设了一大批一本,把一大部分山东考生自己消化掉了。
山东的省属一本数目达到了十所。学校质量如何另说,反正数目是妥妥的碾压全国。再没有哪个省对于自建一本有山东这样旺盛的热情了——看,我们不等不靠,积极自救。
同为考生灾区,河南省只有拉上解放军总参下辖的两个驻豫高校才能勉强在二类一本的数目上与山东抗衡,明显诚意不足。

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这十所省属一本中最年轻的山东财经大学的故事。它成立于2011年,前身是位于济南的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简称山经和山财。

山经的成立一开场就讲过了。1958年在往昔的山东财经学院的余烬上复校,老祖宗是历史悠久的齐鲁大学经济系。1978年恢复办学,改名山东经济学院。虽然另一个源头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但我决定还是不展开了。
1958年复校时,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的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为其题写校名:山东财经学院。
作为今天电脑里舒体字的创始人,舒老先生也是个题字狂魔。985中,同济大学和华东师大的校名便是出自他手。山东省里,单我知道的高校题字就有山东政法学院的校名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图书馆”三个大字。

山财的成立算是比较晚的。1985年,财政部决定兴建自己麾下的第六所高校。扔出消息之后一众城市哄抢。最后入围的是江苏省某市(我没查到)和山东的济南市和烟台市。一番博弈之后,有枣没枣打都要来一杆子的济南市在竞争中最终胜出。
财经部一招手,手下的五个小弟们对口支援: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对口财政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口税收系,江西财经学院对口计统系,东北财经大学对口投资系,上海财经大学对口会计系,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等5所院校对口支援基础课,行政人员很多来自江西财经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
1986年,总设计师(又是他……)为其题写校名:山东财政学院。学校正式开始办学。
总之,山财成立之后在学科建设、行业定位等方面与山经形成了直接竞争。同城长期存在存在一所以上财经类本科学校的情形也只有直辖市出现过。弄这么这么两所学校放到一个城市里内耗很愉快么?搞得好像济南经济多发达一样。

不管原因是什么,相爱相杀的故事开始了。

这两校实力平均,相互牵制。山经在山东省扎根多年,几经沉浮,根基牢固;山财的优势在于部属高校起点高,初期发展速度快。但是教育部对山财的态度颇为耐人寻味。
1986年时,教育部根本就没有批准山财建校,都是财政部和山东省自HIGH。
有说法称有利益相关人士隐瞒了建校申请并未获教育部批准的事实,悄悄找不明真相的小平提了字;反过来又拿小平题字为武器压教育部给批文……
教育部权当没看见,愣是拖到了1993年才批准山财成立。想必前几届的毕业生们因为这段扯皮吃了不少苦头。
这也导致山财创造了一个奇迹:从1993年“成立”之后只用了6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高校中“绝无仅有”。
有些学校愿意合并,合并事关做大做强。
另一些学校不愿意合并,合并事关生死存亡。
而山经山财这两种情况都不算。
对于合并一事,他们大多数时候琢磨的是荣辱问题:合并也行,不过我可不想被对面那个傻逼压我一头。
两校对于合并的态度多年来既谈不上多么积极,也不能说多么消极,让我总结就是仨字儿:死傲娇。
关于山经山财两校合并的说法自从90年代大学合并潮之时就有了。两校看着省内高校纷纷合体各种升级十分眼红,也萌生了联姻的想法。
但是问题来了,两校行政机构重复,学科设置重复,合并之后谁主谁次?行政上要裁人手,老师们要评资序,最关键的是,领导们要排座次!这一摊破事怎么弄?磋商变成了辩论,辩论变成了争吵,还有些不嫌事儿多的提出了“联邦制办学”之类的脑洞方案。
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只留下一堆传说。作为一个后遗症,此后年年都有二校或将合并的流言传出。一般在这类说法下面的评论区里,我们会愉快地看到两校同学们以各种姿势撕逼。如果要评比整个山东高校合并史里谁家的故事最不和谐,其他学校面对山经山财这俩二货都要靠边站。
    抱着“我要压对面那个傻缺一头”的想法,两个学校开始谋求改名。
    ——XX学院多不好听啊!听着就像个二本!虽然我们就是二本……但是我们有人傻分高的山东考生为我们提供生源啊!我们在山东省内可以实现很高比重的一本招生率啊!只要改个像一本的名字就可以招更高的分了啊!
    忍不住多说两句。山东考生的刻苦争先和安土重迁便宜了许多省内高校,某些山东高校中的大量高分学生正是由此而来。许多学生的求学时光被不负责任的学校坑掉了。除了个别王牌专业,这些学校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与其分数相匹配的服务和教育。当然,这几年山东高考平行志愿的施行让情况好转了一些。
    我没有在这里点名开群嘲的兴趣,不过各位看官若对山东省高等教育有些了解,可以找一找自己心中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另外,山东高校的后勤服务水平低,行政工作效率差是普遍性的。或许是被惯坏了吧。
    回到正题。山经以前曾经叫过山东财经学院,但是这次,为了跟那个可恶的家伙错开名字,它从自己文革时候的名字“山东省财贸干校”找到了灵感:决定了!新名字就叫“山东经贸大学”!怎么样,时尚不时尚?
    申请递了上去。教育部那边“呵呵”一声,没有了下文。
    山财这边也在头痛。全国高校又迎来一轮改制,部属高校的好日子到头了。央财上财之流混的好的部属高校交给了教育部直管,像山财这样的就扔给省里了。这下主管单位跟山经一样变成了山东省,申请“学院”改“大学”的要求也是泥牛入海。
    这对难兄难弟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对于这两所学校而言,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将在有气无力的扯皮中过去。
直到2009年2月。
    一次学位委员会议的召开在偶然间改变了两所学校的命运。
    这次会议全称是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大会有俩主要议题:
1、给省内高校批博士点和硕士点。谁抢到算谁的。
2、开启一个山东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给进入名单的高校批点钱。好像是6e。   进入名单的硬指标是有博点。
    这次会议审定的是08——15年的计划。这波错过了,就要等到2015之后啦。
    山经和山财此时均无博点,两校领导收拾材料,秣马厉兵,都想抢一个博点回来乐呵乐呵——顺道恶心一下对面。
    但可惜僧多粥少,新增博士点只有三个名额。在前期投票中,前三位是山东理工、济南大学和烟台大学。山财第六,山经第八,被远远甩在后面。
    谁叫你们互相牵制呢,这次又要无功而返了。
    这时,有一个人,不紧不慢地走到了两校领导面前。
    “二位看来很是苦恼啊。”他脸上笑的亲切。
    我靠怎么是这位爷!
    两校的人争先抢上。“大哥,我们看我们这身板没有?一句话: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我们不求别的,就想为山东省的博士教育建设尽一份心!请大哥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大哥微微一笑。“这么说,你们认识我?”
    废话,你TM是大会主席,我们瞎了才不认识你。
    两校领导心中腹诽,脸上却更是聚起了笑容。
“大哥说笑了,您乃是齐鲁一众高校的武林盟主,江湖上提到您,哪个不竖起大拇指,喊一句“好汉!”?更不消说您省部级大员的身份,在今日群英荟萃之地,有群贤避道,礼绝百僚之威的,除了大哥,更有何人?“
    大哥蛤蛤笑了两声:“算你们两个小子识相,今天我就送你们一计,用不用就悉听尊便了。”
    “请大哥指教!”“请大哥指教!”
    “四个字:联合申请!”
    两校领导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法子他们也在谋划,就怕大会不允。如今有大哥背书自是不愁了。忧的是,此计说来简单,后手却多。看这大哥的意思,莫不是要我们……
    大哥哪看不出这俩人的弯弯绕。冷哼一声:“别想侥幸!我说的就是你们以两校合并为前提申请!这点子你们不用则罢,要是用了,少不了你们一个博点。你们两个学校那点小肚鸡肠的扯淡事也该是个了局了!若是你们申下之后跟我玩花样,哼哼,我黄某人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大哥也不看此二人。抬起头来,一步三摇的走了。留下两校领导面面相觑。
”罢了!就依他之计!"
    这大哥如此霸气,究竟是何方神圣?
    此人姓黄,单名一个胜字。时任大会主席,山东省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在最后一轮投票前夕,山经山财在关键阶段抛出了以”山东财经大学“的名义联合申请的方案。这枚重磅炸弹打了了烟台大学一个措手不及。最终,两校力挽狂澜拿下了第三个博士授予权的名额。

最终,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被授予新增博士立项建设单位,而山财与山经实施联合申报,被选审授予为 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按照要求,2015年之后教育部会授予一个法人单位博士点授予权。两校的合并工作必须在这之前完成。
    一时间鸡飞狗跳,无数人在其间匆忙奔走,或求拖延时间,或求保住地位,或求更进一步。尤其是两校行政口有裁员之虞,部分人员大肆鼓噪。
    领导陷入了深深的头痛之中。     
尽快拿出合并建设意见!否则以后时间紧迫,诸多工作将限于被动。等到教育部来人了你们拿什么给他们看!”
    大哥言出必行,责成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成立了合作建设协调小组,负责解决合校期间的利益纷争。最后拿出的方案就一句话:先TM合起来,以后的事情慢慢协调,争取到2015教育部检查的时候能消化的差不多就行。
    在大哥的鞭子催促之下,2011年5月,两校正式挂牌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当年六月份毕业的学生成为了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最后一批毕业生。
2012年3月,在教育部的公示中,山东财经大学的“筹”字被取掉。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大哥黄胜最后并没有能陪山东财经大学走到最后。2011年11月,黄胜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什么四十六个情妇之类的我就不说了,总之江湖上又少了一个大哥,大快人心。
    在合并过程中,两校师生制造的段子简直数也数不完,大致有互相攻讦和利益纷争两种情况。
    山财的指责山经债务负担重,合校了还得山财帮着还钱;
    山经指责山财不思进取,学科建设停滞;
    山财指责山经傍着齐鲁大学的名头沽名钓誉;
    山经指责山财举着总设计师的题字骗吃骗喝;
……
    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是,在合并前夕,两校中某一方的动漫社到山东大学的某个论坛里发帖。
    大家好,我们山X动漫社是新山东财经大学的官方动漫社。欢迎大家找我们交流活动!
    过了一会,另一家的动漫社发现了这个帖子,怒不可遏。
    不要听那个小婊砸胡说!我们山X动漫社才是真正的新山财大正统动漫社!大家不要被他们给骗了!
    双方各自呼朋引伴,两校的各大社团和一帮子闲散人士纷纷加入战团,在山大的论坛里打了一个昏天黑地。
    最终合并之后,两边(主要是山经这边)为了与原来的山财区别开来,认为新学校的简应该叫“山财大”。现在距离合校时间不长,对于新学校的简称两边还在扯淡。
    最终学校的校训和校徽是山经的,学刊是山财的。学校领导方面的座次没什么意思,我就不细表了。
    谢谢点赞和评论的同学们,这个回答终于完成了。我大概还会再修改几次,增删一点东西。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指出错误。这个回答只是一段演义,大家看过一笑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5-17 11:02 , Processed in 0.1360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