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山农田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个故事,我想讲给你听……

[复制链接]

56

主题

90

帖子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12: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又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有徘徊在怀念与逃离之间的“乡土情怀”;他曾说“土是我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四年前的10月11日,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开创了中国在这个世界奖项的先河。今天,让我们回顾他在瑞典学院的文学演讲,听他对文学的感悟和对母亲的怀念……



《讲故事的人》
(节选)作者/莫言

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东的桃园里。因为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到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 资料图:走进高密东北乡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地里捡麦穗。看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小脚跑不快,被捉住搧了一个耳光,跌倒在地。多年后,那个看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资料图:莫言的父母亲
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时,我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眼泪很少的母亲泪流满面,她轻轻地对我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有时投她所好,编造一些情节,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虽然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可只要我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会满足我,并且从未因为我看书耽误了干活而批评我。
△ 资料图:莫言8岁照片(左)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听书,听完回家后都会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但很快,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的故事了。我开始投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母亲听完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 资料图:莫言旧居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我的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那时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和英雄模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并没改掉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尽管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也因此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让我爱恨交加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 资料图:莫言在部队
在军营中,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讲述故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的人。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是文学的富矿,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写英雄模范。
一个文学流浪汉,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著名作家徐怀中恩师的指导下,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秋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也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 资料图
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其实就是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我自己的故事,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 资料图
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乎常人地忍受痛苦和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
小说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写。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不尽相同。有的起源于梦境,有的发端于现实——如《天堂蒜薹之歌》。

△ 资料图:莫言(左)与妻子和女儿
在写《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我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敢不敢批评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 瑞典画家约翰·斯滕堡为莫言设计的获奖证书
小说家是社会中人,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
我是个讲故事的人,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我的人生与作品紧密相连。在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隐藏在文本背后,但从《檀香刑》开始,我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那么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 瑞典: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
莫言于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




故事人生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长篇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而1986年发表的《红高粱》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一百多种版本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 资料图:《红高粱》取景地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小学五年级,莫言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在文革期间无书可看时,他甚至在看《新华字典》。
1976年莫言参军入伍,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他全部看过。
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译本中短篇小说集《爆炸》在美国出版。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



#荐读#


《红高粱家族》:高密东北乡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悲壮的舞剧
小说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分组成。莫言在文中创造了他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舞剧。小说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堪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的史诗精品。
《丰乳肥臀》:讴歌生命意义和伟大母性
小说主体是展示生命的过程,讴歌生命的本体意义及母亲的伟大性。作者用笔着力突出的是历史的主体:人。该作品具有相当的力度与厚度,蕴含了作家对生命、母亲、历史的深沉思索,对社会历史与时代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檀香刑》:再现清末山东半岛反殖民斗争
小说真实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小说围绕“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小说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了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生死疲劳》: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这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酒国》:表现官场酒文化的反腐小说
文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高过人,而是因为海量,且食欲旺盛。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腐小说,而是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再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之类都戏仿了一遍。
文/综合诺贝尔文学奖官网、新华网
图/除特别标注外,其余均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写留言」
聊聊你喜欢的文学作品

更多新闻
  • 重磅丨五部门发文:防止刑讯逼供 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
  • 评论丨这届美国大选,怎么就奔着无下限去了?
  • 提示丨2017年考研报名今天开始 这些问题千万别弄错了
  • [/url][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I0MDU3NDYwMQ==&mid=2656546079&idx=2&sn=0748eaf68a79c4fca794385f66f25c55&chksm=7a6d50f94d1ad9eff74b1b05df88aefa89b6b5104ae3abd94ac68ab661a8675e180cdbfa2425&scene=21#wechat_redirect]警惕丨苹果6S手机只卖1280元 真这么便宜吗?
  • 感动 | 寻亲17载她没有找到妹妹 却帮助300多人找到了家
  • 关注 | 食盐销售价格即将放开,会涨价吗?
  • 专访 | 从体育到教育 从商业到慈善 姚明如何“做好我自己”?




    觉得不错请点赞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李嘉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05:14 , Processed in 1.7185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